(范说根)吉泰走廊建设实现支撑效应日益凸现、示范效应日益凸现、带动效应日益凸现、引领效应日益凸现的局面。走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全省、全市平均水平,2012年至2016年,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由45.5%提高到52.5%,财政总收入占全市比重由41.8%提高到56.71%,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由53.7%提高到56.18%。
吉泰走廊作为我市打造的核心增长级,我市高位谋划,高起点规划,突出先行先试,举全市之力推进吉泰走廊建设,并上升为国家和省级发展战略。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吉泰走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8个工作推进组,设立市吉泰办,力推走廊战略上位,吉泰走廊成为国务院支持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平台之一,省政府也出台了《关于支持吉泰走廊打造重要增长带的若干意见》。我市先后出台了三个指导意见、一个白皮书、一个行动计划,同时建立了工作调度、经济运行通报等工作机制,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、调度推进会议,连续四年设立吉泰走廊建设综合考评奖,并把吉泰走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全市“1 16”改革重点率先推进,提出了走廊五大领域18项改革措施,有15项被列为全市重点突破改革事项。同时高起点编制了《吉泰走廊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规划》《吉泰城镇群规划(2016-2030)》,并形成了城镇体系、产业发展等“1 8”完整规划体系。
综合实力上,吉泰走廊支撑效应日益凸现。2012年至2016年,生产总值由443.07亿元增加到767.22亿元。财政总收入由82.37亿元增加到129.83亿元。规模工业增加值由229.41亿元增加到449.9亿元;发展态势上,示范效应日益凸现。走廊区域先后有20多个重大平台获得国家和省批复,这些重大平台加快了产业集聚、产城融合步伐,示范辐射作用明显;发展格局上,带动效应日益凸现。中心城区“六大组团”和“四大新区”成为城市新板块,拉开了“一城四区、两江三岸”城市框架。以“一核两翼三带”为构架的吉泰城镇群已现雏形,形成中心城区、副中心、重点镇、中心村梯度协调发展的格局。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,辐射带动了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;发展动能上,引领效应日益凸现。走廊企业加大科技创新、协同创新力度,发展新动能加速形成。到去年底,走廊区域高新技术企业达87家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量列全省前三。培育了吉安创客空间、微网、螃蟹王国等“众创”平台,引领发展新经济。
吉泰走廊建设坚持城乡同治、城乡统筹、城乡一体,高标准推进吉泰城镇群建设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74平方公里,庐陵新区、樟山新区和青原山对接新区等五大片区已成为城市核心区的新板块。县区融城步伐加快,走廊“一路五桥”建成通车,走廊快速通道和外环线交通全部贯通。走廊区域打造了重点镇、卫星镇、扩权强镇15个,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1630个。走廊产业不断集聚升级。目前走廊规模工业企业达608户,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聚集250多家企业,形成了六大百亿产业集群。走廊共有4A级以上景区8家,电子商务企业和个体户3800家,物流企业607户,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和龙头企业11家,去年走廊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0亿元。现代农业上,走廊新增六大富民产业种植面积近100万亩,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98家。
在发展中,始终注重生态建设与保护。近三年,走廊获得国家和省环保专项资金1.2亿元,实施环境建设治理项目104个。扎实推进“三改三清”攻坚行动,完成50个旧城、40个旧村、20个旧厂改造项目,清理违章搭建889处。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决议》,编制《吉泰走廊区域生态保护规划》,走廊29个乡镇中有24个获得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命名。市中心城区庐陵赣江湿地公园入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,井冈山经开区、吉州工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工业园。井冈山经开区入选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,获得国家中央预算内资金1.28亿元。